4月18日,中山之美“看广东·遇‘鉴’乡村之美”首场主题新闻发布会在中山市南朗街道崖口村举行。乡村锚定“经济强、鉴城乡美、海内红组社会治”目标,外网中山亮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答卷,团遇展现了强镇兴村富民的中山之美鲜活样本。
4月18日,“看广东·遇‘鉴’乡村之美”首场主题新闻发布会在中山市南朗街道崖口村举行。
城乡融合齐头进
建成17个“亿元村”
关键之年,看中山“答卷”。
正值“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关键之年,中山聚焦“经济强”,深入实施“13388”强镇兴村富民行动,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布会上,中山市委改革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专职副主任胡晓渝介绍,中山以“工改”破局,全市已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达5万亩,带动新增投资总额超1800亿元,为工业投资增长注入“强心剂”。
古镇镇海洲嘉隆科技园一期项目改造后,老旧锌铁棚蝶变为现代化厂区。
此外,胡晓渝还透露,全市共成立179家“强村公司”,2024年,中山1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超1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11年保持全省最优。
中山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有林指出,截至2024年底,中山的农村集体资产已经突破了560亿元,2024年全市村集体收入达到86亿元。
实现强村富民的秘诀何在?李有林表示,主要是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抓规范,聚合力。中山在全省率先打造了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监管一体化平台,将农村的集体交易建立了全要素、全流程的管控。二是抓业态,激活力。中山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各村因地制宜进行差异化发展。三是抓改革,增动力。中山强化集体经济村级统筹,推进组一级资源向村一级汇聚,形成规模化、特色化的经营之道。
乡村风貌焕新颜
一村一策“细梳妆”
日前,主流媒体记者、留学生代表、网络大V及“洋网红”组成采风团,走进三乡镇雍陌村、南朗街道崖口村,循着岐澳古道的青砖印记,穿行于千亩稻田的盎然生机,用镜头与笔触记录典型镇村的故事。
走进雍陌村,采风团成员被积厚堂的雕梁画栋、偫鹤园的曲径通幽、郑观应故居的岭南风情所震撼。这座始建于北宋的千年古村,因岐澳古道穿村而过,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我们坚持‘修旧如旧’,保留古村肌理,同时引入轻餐饮、文创、民宿等现代业态进行活化。比如美陌·雍陌民宿,就将6座老旧农房翻新成客房、庭院、茶室。”雍陌村党委书记郑文贺表示,雍陌村的蝶变,离不开农房风貌的提升。通过盘活村内闲置房产、古旧建筑,“村里的老房子有了再发光的机会”。
雍陌村的古街巷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美陌民宿,满是欢声笑语;箜篌展馆,承载古乐流淌。雍陌村的农房风貌提升,兼顾公共配套和业态挖掘。据了解,2024年5月,三乡镇与镇属企业嘉宝文化公司合作成立强村公司,建成箜篌文化主题馆,引入“这禮是雍陌”文创店、国风汉服馆、文旅创业共享空间等业态,不断丰富村内消费场景和游客体验,带动村集体和村民文旅增收约200万元。
三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冼智前在发布会上表示,接下来三乡镇要提升全域风貌,推动新建农房管控率达到100%,5个省级典型示范村要实现蝶变,其他的村居至少有一个村民小组,或者是一个片区,完成高质量的农房风貌管控提升。要一体推进“镇里村里、山上山下、院内院外”的植绿增绿护绿,让三乡的绿美新画卷焕发生机活力。
“点上美”,正在迈向“全域靓”。胡晓渝提到,中山围绕“城乡美”,坚持“一村一策”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已经累计改造农房近5.9万户;见缝插绿厚植绿美底色,累计种植各类苗木超104万棵,高标准建设4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
文明乡风吹心田
全面促进“社会治”
春日的崖口村,稻田新绿如毯。作为全国文明村镇、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崖口村不仅有“高颜值”,还有“好气质”。
据了解,崖口村充分利用崖口飘色展览馆、村祠堂等资源,持续开展龙狮训练班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年轻群体培养成热爱民俗文化的非遗传承生力军。目前崖口龙狮训练班已培训学员超100人次。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中山坚持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系,全面促进‘社会治’”。胡晓渝表示,中山不断优化城乡公共服务,打造了“香山系”公共服务品牌;社会治理效能大力提升,构建“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以党建引领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冼智前也在会上提到,要持续擦亮“香山书房、香山长者饭堂”这些民生品牌,深化“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的治理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采风团走进雍陌村香山书房,感受翰墨书香。这座由百年侨房改造的公共文化空间内,书架上的《盛世危言》格外醒目——这正是三乡乡贤、近代思想家郑观应的传世之作。冼智前表示,三乡镇通过打造香山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三乡段),串联起郑观应故居等文旅地标,培育出国家级和省级文旅品牌15个。
雍陌村香山书房由百年侨房改造而来。
“雍陌村是‘全国文明村’,通过村规民约的落实和各类文化活动的举办,文明乡风深入人心。”郑文贺提到。 此外,三乡镇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点作用,不断延伸文明实践触角。
香山古韵,岐水流芳。在“百千万工程”的推进下,中山正以“抓铁有痕”的实干与“向美而行”的智慧,书写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答卷。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徐臻 李国华
炎炎夏日,热浪席卷而来,液压元件面临着高温带来的严峻考验:油液黏度下降、密封件加速老化、泄漏风险剧增...为保障液压系统健康运转,请关注本期液压维保小课堂,一起学习零部件冷知识!夏季如何减少油缸异响?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记者顾艳伟)9月3日是开学后第一个周末,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南宁市消费者协会、南宁市青秀区市场监管局组织部分放心消费体验官带着“小消费体验官”来到南宁肯德基地王餐厅开启食 ...
中国消费者报太原讯记者冯铁飞)今年以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为保障民生质量安全,不断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工作体系和管理机制,为保障民生质量安全、推进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山西省缺陷产品召回中心以下简称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