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倡导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30%-40%,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消费过度包装产生的。这种现象必须得到遏制。拒绝9月2日,过度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新修订的包装《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食品、倡导化妆品包装不得超四层。绿色新标准设置了两年过渡期,消费将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拒绝
新标准既有利于引导绿色生产和消费,过度也有利于实现有效监管。包装目前食品、倡导化妆品包装过度主要表现为层数过多、绿色空隙率过大、消费成本过高,超出了包装本身的基本功能,其危害性显而易见:
一方面是浪费资源,继而污染环境。包装工业的原材料如纸张、橡胶、塑料等,都是我国的紧缺资源,而再精美的包装,最终还是会变成垃圾排放到环境中。数据显示,我国包装废弃物的排放量,无论是数量还是体积,占固体废弃物总量比重都达到1/3以上;
另一方面,损害消费者利益。好看不实用的过度包装,最终还是会让消费者“埋单”,使其在支付必要的商品价值后,又被强加了额外的巨额包装费。同时,企业利用夸大包装装饰功能的方法从消费者身上获取更多利益,也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较于2009年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标准,此次修订的新标准提高了标准的适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一是规范了31类食品、16类化妆品的包装要求;二是极大简化了商品过度包装的判定方法,消费者只需要查看商品本身的重量或体积,并测量最外层包装的体积,通过计算就可以初步判定商品是否存在过度包装问题;三是严格限定了包装层数要求,食品中的粮食及其加工品不应超过三层包装,其他食品和化妆品不应超过四层包装。
需要明确的是,新标准虽好,要得到很好的实施,还要从生产和消费双向发力。一方面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尽早贯标、用标和达标,向市场供给更高质量、更加绿色环保低碳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者要绿色消费,不选购、不使用过度包装的商品。市场监管部门则要系统开展标准宣贯培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督促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尽快启动对标达标诊断和产品包装合规设计。
治理过度包装,更需要全社会形成治理合力,共同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生活环境贡献力量。(刘文新)
责任编辑:4512月1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京召开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部署做好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郑铁峰)为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2022年9月以来,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等8个部门聚焦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从严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截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近日,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楚门中学周边多家排档未在其经营场所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执法人员随即询问店内服务人员是否有对来店食客进行 ...
家庭经济困难放心上大学,《2025年安徽省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指南》和《2025年安徽省农村商业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指南》近日发布,7月15日起受理贷款申请。本专科生每人每年申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1月17日至18日,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先后通报味极鲜、金枪鱼、三文鱼等7批次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和风险控制情况。6家食品经营单位进行了整改,厦门食仆食品有限公司、厦门金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胡小华记者朱海)2022年,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把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作为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执法的头等大事,围绕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领域,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