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熊至娟 记者顾艳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近期受理多起因二手商品交易引发的广西消费纠纷。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南宁南宁市12315中心发布消费提示,发布提醒消费者在进行二手商品交易时,消费多保持一份理性和谨慎,提示尽量选择到正规平台和场所购买,手商避免掉入卖家的品交消费陷阱。
南宁市12315中心2023年4月6日接到反映称,易需今年2月25日,保持消费者陆先生通过“闲鱼”平台认识了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某店铺老板,理性花费4510元购买了一辆二手小牛电动车。谨慎该店家当时承诺,广西车子过15天后包过户,南宁但至今未兑现。发布
3月26日,消费消费者刘先生在“闲鱼”平台,向本地卖家购买了一台型号为M9P的徕卡相机,金额1.95万元,回家后检查才发现该镜头传感器CCD脱膜,存在质量问题,卖家拒不承担责任。
3月27日,消费者农女士在南宁市安武大道8号北湖广隆汽车产业园B区某汽车公司购买了一辆二手吉利汽车,价值5.5万元。之后发现汽车的变速器配件、四轮定位等部位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要求维修未果。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销售二手商品不仅能有效利用闲置资源,买家也可通过较低的价格买到心仪商品,但是,目前相关二手商品缺乏统一的销售标准,商品质量良莠不齐,导致相关买卖纠纷屡见不鲜。为减少二手商品消费纠纷,请消费者在参与二手商品交易时,切勿脱离正规交易平台进行线下交易,请使用平台官方承认的交易聊天工具进行沟通。只有这样,出现纠纷时,交易平台才能辨认证据的真实有效性。购买二手商品时,请注意查看经销商的营业执照,选择社会评价较好、信息公布完整性较高、售后服务有保障的经销商。收到商品后,务必查验清楚再确认付款。
不要贪图便宜购买证件、手续不全或来路不明的二手商品。如低价二手车,要谨防重大事故、泡水车,更改里程表等隐性问题,消费者应多方了解二手商品信息,理性对待经销商推出的各项低价促销。
交付二手商品定金前,务必把所有情况都了解清楚,并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要求经销商将承诺所售商品的具体情况、售后服务及双方的其他约定等纳入书面合同。切勿只听信一些经销商的“游说”或者口头承诺。
同时,提醒消费者要妥善保管买卖合同、鉴定评估报告、交易记录,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据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李佳榕4月7日-13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目光聚焦德国慕尼黑。作为行业“奥林匹克”的宝马展bauma 2025上,奥特科技AUTOL携旗下国际品牌德国LUBMANN连续5届第12年盛 ...
我们来了!“粤茶大师”迎战全国茶叶加工巅峰对决_南方+_南方plus9月26日上午,参加2024年第六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工精制)技能竞赛决赛的广东代表团,承载着广东茶业高质量发展的梦想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5月25日,福建省“化妆品宣传周暨爱肤日”科普宣传活动在福州市仓山区举行。此次活动主题为“安全用妆,美丽有法”,由福建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