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近日,超市消费者吴先生在一超市购买了一瓶功能饮料,过期回家后却发现该饮料已过期,食品与对方交涉要求赔偿,消保被超市拒绝。委助经上海市静安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后,力获吴先生获赔1000元。赔元
超市经营者称,超市在家封控两个多月后刚开业,过期还未及时清理过期商品,食品刚好让吴先生买到了。消保静安区消保委表示,委助由于经营者在工作中有明显失误,力获并且在消费者购买时也未及时提醒,赔元建议经营者以后应加以改进。超市超市经营者表示,会尽快与消费者对接解决。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在静安区消保委建议和提示下,经营者最终同意赔偿1000元,消费者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静安区消保委指出,作为食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除自身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生产经营外,还应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就是最直接的监督。作为一家连锁超市,其理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应当知晓销售过期食品的违法性和危害性,并且有义务避免过期食品被消费者购买到。超市在工作上显然存在疏漏,管理不到位,应当为自己销售过期食品的行为承担责任。
静安区消保委建议经营者对出售的食品及时做好有效期等检查,将过期食品清除出售卖行列,从源头杜绝此类投诉的发生。
责任编辑:武晓莉语音播报 ...
中国消费者报银川讯张兆威记者徐文智)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市场监管局惠农区分局接多位消费者投诉称:石嘴山市惠农区思迈健身会所关门停业,导致消费者办理的健身会员卡无法使用。由于涉及消费者数量较多、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9月15日,记者从福建省福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发布了“药品智慧监管典型案例”推选结果的通报,2022年智慧监管典型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共征集到优 ...